沿著烈嶼的海岸走--系列十 埔頭貓公石景觀
岸邊紅色蜂窩狀的貓公石,形狀千變萬化,顏色瑰麗無比;岩壁上盛開潔白的的小果薔薇及綠葉點綴其中,美景令人炫目。
從黃厝出海口(濱海大道3公里處)至埔頭出海口(濱海大道4.7公里處),此段海岸線約有2公里,均屬貓公石地形。
烈嶼島西北方埔頭村的海岸沙灘上遍佈紅色的蜂窩岩,這種紅色岩石在烈嶼只出現在此段海岸,本地人稱之為「貓公石」;
起因是岩石在經過風蝕、海蝕作用成為蜂窩岩,再加上岩石中所含的鐵質氧化形成紅色的氧化鐵,就成了今日的貓公石外觀。因為形似飯碗中沒有吃乾淨飯粒的樣子,所以當地人稱「貓公石」,又因為此種岩石易碎,一碰就掉落,碎片常稀稀疏疏地散落在海灘上,所以又叫做「紅孤單」。
遠方是36據點
《貓公石海岸》曾是非常重要的戰役據點,此一據點位於埔頭村附近,為海岸線之凹陷處,如經敵人突破,對於奪取烈嶼核心區,幾乎等於是易於反手,此據點亦有口袋戰術封底作用,只要固守此一據點,配合週邊據點群戰鬥,誘敵深入,可將敵殲滅於灘頭水際。在退潮時可以看見軌條砦(反登陸樁),戒嚴時間為避免敵軍趁潮汐進犯的海岸防禦工事之一,也為戰時的哀愁與今日的美麗,讓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岸邊紅色蜂窩狀的貓公石,形狀千變萬化,顏色瑰麗無比。
在烈嶼埔頭和金門古寧頭一帶海岸,有一種俗稱「貓公石」的岩石分布,其外觀為紅褐色蜂窩狀多孔洞的鐵質膠結。由於景觀特殊,成為觀光的景點。王鑫(2004)認為「貓公石」是紅土層中的鐵質富集,混合黏土而形成。宮守業(2006)認為貓公石即是土壤學所謂的鐵網紋(plinthite)進一步變化形成。先在紅土層之下,金門層最上部高嶺土質砂礫岩中形成,當具有鐵網紋膠結的岩塊崩落後,進一步受海水中刷成為貓公石。陳培源(1965)曾經報告在尚義機場附近的紅土層台地表面之下十幾公分至數十公分之處常有褐鐵礦形成的鐵質硬磐,另外在金門層頂部紅土化部份也有小管狀、球狀或餅狀的鐵質結核,稱為「吳須土」。宮守業(2006)在古寧頭的紅土層之下也發現類似鐵質硬磐形成。這些現象符合前述對貓公石成因的解釋。
埔頭、黃厝一帶海岸分布之貓公石(鐵網紋),成因與古寧頭之貓公石相同,都是由上方紅土中的鐵質向下淋溶而形成,但亦有不同之處。古寧頭海岸出露的鐵網紋之下的高嶺土質砂岩中有多處可見交錯層、河道等沈積構造;鐵網紋層中亦多見磨圓的礫石;而埔頭、黃厝海岸則未見上述沈積岩特徵,反而觀察到風化殘餘的岩脈,顯示埔頭、黃厝一帶的鐵網紋層和含石英之高嶺土層係直接由火成岩風化而來,並未經過搬運、沈積後再風化。
埔頭、黃厝之鐵網紋形成過程:
『花岡岩』→(風化)→ 『高嶺土、石英』→ (鐵質富集)→ 『鐵網紋』
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九十六年度)
岩壁上方裸露的地雷
傾圮跌落海灘的碉堡
誤觸軌條砦沈沒的大陸漁船
更多的照片,請點選下列小圖連結至相簿觀賞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1 烈嶼的海岸地形與地質概述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2 南山頭的玄武岩景觀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3 尋訪烈嶼古地質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4 東崗花岡岩景觀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5 東崗踏浪去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6 走訪九宮坑道海岸景觀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7 九宮白珠山下海岸花岡岩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8 后頭壟混合岩景觀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9 后頭虎堡流紋質凝灰岩景觀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10 埔頭貓公石景觀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11湖井頭花崗片麻岩景觀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12烈嶼西海岸沙岸景觀
沿著烈嶼的海岸走--系列13 貴山沙洲景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