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一 出發前的功課
烈嶼海岸岬角與海灣的分布受岩性控制的現象非常顯著。岬角主要由堅硬的火成或變質岩海岸構成,如羅厝、將軍堡南方、將軍堡北方、湖井頭、龜山、鳥嘴尾、東崗等岬角出露的岩石主要為花崗岩、花崗片麻岩、混合岩形成,南山頭則由玄武岩構成;而海灣則主要是金門層或紅土礫石層分布的地方。
上述的原則只有一處例外,即黃厝-埔頭一帶的海岸,雖然是紅土以及風化的火成岩或變質岩(此地層是否應視為紅土礫石層之一部份或視為花崗岩尚待釐清)分布的地方,但由於紅土中形成堅硬的岩質鐵網紋(貓公石),抵抗海浪侵蝕的能力與火成岩或變質岩相仿,因此仍然形成海岬。這和古寧頭雖然為金門層和紅土礫石層分布地區,但因鐵網紋之發育,仍然形成海岬的情形相似(宮守業,2006)。
沙岸則分布在各處海灣,其中大部份沙岸在沙灘之上無崖壁發育,如:將軍堡至黃厝間海灣,湖井頭至龜山間海灣,龜山至鳥嘴尾間海灣,烏嘴尾至南山頭間海灣,東崗至羅厝間海灣。少部份沙岸在沙灘之上有崖壁發育,多為較軟弱的岩石如青岐沙岸崖壁為風化之玄武岩構成;黃厝至埔頭之間的崖壁為紅土構成;青岐至東崗之間崖壁為金門層之沉積。只有九宮碼頭至將軍堡之間海灣,以及埔頭至湖井頭之間海灣,崖壁為花崗岩或混合岩構成。但此二處花崗岩較為風化,抵抗侵蝕能力較弱,其沙灘發育之規模也相對較小。
在龜山至湖井頭之間的沙灘之外的潮間帶,有一片砂泥質灘地形成,其範圍由湖井頭至龜山約長2.6公里,在龜山附近的灘地由低潮至高潮寬約700公尺,此區域的泥灘含泥量在5%到35%之間,略低於古寧頭的泥灘(宮守業,2006),但大致仍然為低能量沈積環境,並為適于養殖牡蠣之處。此一灘地形成於烈嶼西側,與古寧頭地區灘地主要形成於岬角西側的情形相同,顯示就波浪因素而言,東北季風對沈積物分布的影響大於西南季風。
資料來源:金門烈嶼海岸地質地形調查 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96年度)
金門地區潮汐表
農曆 初一 |
乾 | 05:05 |
農曆 十六 |
乾 | 16:51 |
滿 | 11:41 | 滿 | 22:56 | ||
乾 | 17:03 | 乾 | 05:19 | ||
滿 | 23:13 | 滿 | 11:58 | ||
農曆 初二 |
乾 | 05:44 |
農曆 十七 |
乾 | 17:25 |
滿 | 12:19 | 滿 | 23:39 | ||
乾 | 17:40 | 乾 | 05:54 | ||
滿 | 23:55 | 滿 | 12:33 | ||
農曆 初三 |
乾 | 06:16 |
農曆 十八 |
乾 | 18:01 |
滿 | 12:53 | 滿 | 00:22 | ||
乾 | 18:14 | 乾 | 06:29 | ||
滿 | 00:34 | 滿 | 13:07 | ||
農曆 初四 |
乾 | 06:46 |
農曆 十九 |
乾 | 18:40 |
滿 | 13:26 | 滿 | 01:06 | ||
乾 | 18:50 | 乾 | 07:07 | ||
滿 | 01:11 | 滿 | 13:42 | ||
農曆 初五 |
乾 | 07:17 |
農曆 二十 |
乾 | 19:24 |
滿 | 13:57 | 滿 | 01:52 | ||
乾 | 19:29 | 乾 | 07:49 | ||
滿 | 01:49 | 滿 | 14:20 | ||
農曆 初六 |
乾 | 07:51 |
農曆 廿一 |
乾 | 20:14 |
滿 | 14:28 | 滿 | 02:42 | ||
乾 | 20:10 | 乾 | 08:34 | ||
滿 | 02:28 | 滿 | 15:02 | ||
農曆 初七 |
乾 | 08:28 |
農曆 廿二 |
乾 | 21:12 |
滿 | 15:00 | 滿 | 03:40 | ||
乾 | 20:56 | 乾 | 09:27 | ||
滿 | 03:11 | 滿 | 15:50 | ||
農曆 初八 |
乾 | 09:08 |
農曆 廿三 |
乾 | 22:18 |
滿 | 15:35 | 滿 | 04:50 | ||
乾 | 21:47 | 乾 | 10:30 | ||
滿 | 04:02 | 滿 | 16:47 | ||
農曆 初九 |
乾 | 09:56 |
農曆 廿四 |
乾 | 23:31 |
滿 | 16:16 | 滿 | 06:10 | ||
乾 | 22:48 | 乾 | 11:47 | ||
滿 | 05:08 | 滿 | 17:54 | ||
農曆 初十 |
乾 | 10:55 |
農曆 廿五 |
乾 | 00:48 |
滿 | 17:06 | 滿 | 07:35 | ||
乾 | 23:57 | 乾 | 13:10 | ||
滿 | 06:32 | 滿 | 19:11 | ||
農曆 十一 |
乾 | 12:10 |
農曆 廿六 |
乾 | 01:08 |
滿 | 18:01 | 滿 | 07:47 | ||
乾 | 01:09 | 乾 | 13:21 | ||
滿 | 07:56 | 滿 | 19:33 | ||
農曆 十二 |
乾 | 15:30 |
農曆 廿七 |
乾 | 02:18 |
滿 | 19:15 | 滿 | 09:02 | ||
乾 | 02:15 | 乾 | 14:32 | ||
滿 | 09:07 | 滿 | 20:37 | ||
農曆 十三 |
乾 | 14:37 |
農曆 廿八 |
乾 | 03:23 |
滿 | 20:22 | 滿 | 10:06 | ||
乾 | 03:12 | 乾 | 15:32 | ||
滿 | 10:01 | 滿 | 21:36 | ||
農曆 十四 |
乾 | 15:31 |
農曆 廿九 |
乾 | 04:19 |
滿 | 21:20 | 滿 | 10:58 | ||
乾 | 04:00 | 乾 | 16:22 | ||
滿 | 10:45 | 滿 | 22:27 | ||
農曆 十五 |
乾 | 16:14 |
農曆 三十 |
乾 | 05:53 |
滿 | 22:11 | 滿 | 12:10 | ||
乾 | 04:42 | 乾 | 18:10 | ||
滿 | 11:23 | 滿 |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一 烈嶼的海岸地形與地質概述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二 南山頭的玄武岩景觀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三 尋訪烈嶼古地質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四 東崗花岡岩景觀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五 東崗踏浪去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六 走訪九宮坑道海岸景觀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七 九宮白珠山下海岸花岡岩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八 后頭壟混合岩景觀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九 后頭虎堡流紋質凝灰岩景觀
沿著烈嶼海岸走---系列十 埔頭貓公石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