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中元普渡

中元普渡_16.jpg  

 

中元節的起源 

農曆七月十五,是我國民間的一個重要節日。佛教徒稱之為盂蘭盆節,道教則稱之為中元節。『盂蘭盆』一詞,來自佛經中的目蓮救母的故事,是梵文Ulambana的音譯,原意為『救倒懸』,也就是解救在地獄裡受苦的鬼魂。中元節是地官赦罪之日,因此道士都在這一天誦經,做法事以三牲五果普渡十方孤魂野鬼。 

因為盂蘭盆節以及中元節的最終目的都在於普渡眾生,時日一久,兩者之間的界線就逐漸模糊,形成目前這個以孝順、博愛為宗旨的節日。傳說:目蓮非常善良,平日行善布施。但是目蓮的母親生性吝嗇,又喜歡,一欲僧眾上門,就命令家僮棒打出去,甚至放狗追咬乞丐。由於她的惡行,死後輩打入阿鼻地獄,日夜受苦。目蓮得道後卻發現母親身墮阿鼻地獄為了解救母親,向如來佛求救,如來佛教他於七月十五具菜飯、五果等供養十方大德僧眾。目蓮依法施行後其母親果真得救。目蓮就告訴佛祖佛門弟子亦應奉於蘭盆供養,佛祖大悅,便傳言弟子,從此七月十五供盂蘭盆的習俗廣為流傳。 

民間俗稱孤魂野鬼為「好兄弟」。中元節普度孤魂野鬼就稱為「拜好兄弟」。普度的型式又分為公普和私普。私普就是以街、莊等居住單位為主的普度,從七月初一到三十,大家商議好時間輪流普度。舉行普度的當天下午,家家戶戶在門口擺上豐盛的菜飯以及其它的食物等,俗稱「拜門口」。每盤菜上都要插上一枝香。公普又稱為「廟普」。一般都在七月十五舉行,俗語又叫「拜七月半」,以各村莊的寺廟為中心,由廟寺主事者來主持。 

中元普渡是金門人對祖先的尊敬與對神明的敬重,從中午到黃昏,各村落村民起桌以豐盛供品遙祭、燒香、燒紙錢、放鞭炮,非常地熱鬧。而每年金門人還會舉辦「中元超薦法會」,大家會把已故親友靈牌移往法會,接受超渡,因此常常會有二至三百座靈牌之多。 

法會中主要內容為十供養,(即薑、花、燈、塗、果、茶、食、寶、經、衣)和誦,並裝置普渡燈,進行為期好幾天的普渡儀式,傳達了祭拜祖先之外,更同時把愛心普施給往生先民。 

為了彰顯這樣的良好作法,並提升金門地方文化特色,金門縣政府每一年都會規劃設置頗富特色的普渡燈路燈裝置,以結合中元普渡習俗,為好兄弟引路,透過小小創意,不僅能保存傳統習俗,也讓遊客來到這裡參與中元普渡盛會時,也能夠瞧瞧並感受如此的巧思與文化氣息,宣揚著「菩提心燈渡眾生、浯島流火照千古」的意境。 

 

中元普渡拜門口 

中元普渡_01.jpg

中元普渡_07.jpg 

舉行普度當天的下午,家家戶戶紛紛在門口擺上豐盛的飯菜,俗稱「拜門口」。每盤菜上都要插一支香。細心一點的人家還會準備香煙、檳榔、胭脂、白粉等。祭拜完畢後,焚燒紙錢,然後撒供。而因為佛教徒戒殺生,所以盂蘭盆會則採用素食或花果。

對於使用什麼水果來祭祀,民間習俗也有一些習慣和禁忌,像是有龍銀之稱的龍眼代表「錢滾錢」,還有蘋果代表平安,火龍果代表業績長紅,水梨則表示「遠離危險」,柚子則有「保佑」的意思,而禁忌像是香蕉李子和梨不會一起拜,因為聽起來有「招你來」的涵意,而拜的對象是好兄弟,一般是有忌諱的;另外她也說像是鳳梨,芭樂,蕃茄和釋迦,一般傳統上都不適合用來中元祭祀。

一般廟宇舉辦普渡儀式,稱為「公普」、另一種為「市普」以民間大眾將所以祭品放置於街上,一起開擅共同普渡「好兄弟」。

另外,許多的寺廟也舉行各式法會以消災祈福。而一般民眾在家中自行拜拜,還是有人覺得供品的禁忌沒那麼重要,重點是要分上下桌,上桌拜土地公,下桌拜好兄弟。

不過許多有關中元祭祀的禁忌一直流傳到現在,還是要提供大家作參考,包括第一牲品要完整,因為鬼月祭祀無主孤魂稱為「拜門口」,地點一定要選在戶外,祭品最好有雞、鮮花和水果。雞、豬、魚等都要以完整為原則,不要做肢體分離的切割;魚不可以去鱗,因為魚鱗代表魚的靈魂。拜拜時在每盤菜上都要插上一枝香,完畢後要燒金銀紙來超渡孤魂,紙錢要一張一張的燒,燒的過程中不要隨意撥動,燒完紙錢再灑酒在地上繞3圈,注意不可將酒灑在紙錢上,這樣會讓好兄弟收不到錢。

另外每年中元節都很注重祭祀過程的民眾,祭拜時,通常準備好毛巾與洗臉盆,方便讓好兄弟擦洗乾淨,民間習俗相信清洗乾淨,猶如可以洗心革命、重新開始;另外像是鬼月的一些祭祀活動,如「跳鍾馗」等,現場的煞氣會很重,如果在一旁觀看時,最好嘴裡能含一片榕樹葉,以免被煞氣沖到。

此外,在鬼月放鞭炮也是一項大禁忌,所以記得不要燃放鞭炮,以免因此嚇走好兄弟,讓它們無法超生,還要提醒大家,中元祭祀口不擇言是禁忌,千萬不要說「鬼」字,而要用「好兄弟」來稱呼,雖然禁忌或習俗是信者恆信,不過中元節還是大部分的國內民眾都相當重視的重要節日,也是一年中最多人拜拜的時刻,了解中元來源和習俗,也能幫助大家更了解國人特有的文化民情。

 

 


東林街的市普

中元普渡_02.jpg

中元普渡_03.jpg

中元普渡_04.jpg

中元普渡_05.jpg

中元普渡_06.jpg

中元普渡_13.jpg

中元普渡_14.jpg

中元普渡_15.jpg

中元普渡_17.jpg

中元普渡_18.jpg

中元普渡_19.jpg

中元普渡_20.jpg

中元普渡_21.jpg

中元普渡_22.jpg

中元普渡_23.jpg

中元普渡_24.jpg

中元普渡_25.jpg

中元普渡_26.jpg

中元普渡_27.jpg

中元普渡_28.jpg

中元普渡_29.jpg 

 


 

西方街的市普

中元普渡_08.jpg

中元普渡_09.jpg

中元普渡_10.jpg

中元普渡_11.jpg

中元普渡_12.jpg 

 


 

鬼月﹐仁德的表徵

2010/8/25

作者周志強 

   相信大多數的金門人對於每年農曆七月的印象,一定是每天到處都有人家在祭拜,我們稱為「拜門口」。而且每個鄉里、區域會在這個月裡的某個特定晚上,集合起來辦「普渡」。每個家庭出菜碗、搏頭(擲筊)、金紙錢、玩具等,將普渡桌擺得滿滿的,除了祭拜傳說中的「老大公」之外,還有從四處來的孤魂野鬼。而小孩子們因為正逢暑假,加上夜晚的氣溫稍涼,所以常常會偕伴四處參觀各地的普渡桌。

   還記得年幼的時候對於拜普渡一事,除了難免得幫幫家裡擺桌拜門口之外,就是聽聽聚集在居家附近商店外的大人們說些本地的鬼故事或是哪個鄉里的傳說。回想起來,對於那些鄉里傳言總是既害怕又期待,抱著半信半疑的心理在開學後和同學們分享討論暑假的「收穫」。

   或許是因為金門的歷史發展甚早以及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居民在傳統信仰這一塊保留得相當的完整。從商周時代起,人們對於死者的敬畏與對萬物的崇敬,化成各式各樣的神祇鬼魅,但是這樣的情形在西方殖民時代之後就已經鮮少發生,然而這樣的習性在金門甚至延續至廿世紀中葉。從古寧頭戰役之後,李光前將軍廟以及四處的愛國將軍廟等就得以證明。在中國古代,人們將一些德性足以表彰的人物神格化,而成為眾人的信仰者甚多,諸如:關公、媽祖等,而金門卻能在近代仍然保有這樣的現象,不得不承認這可以說是一項奇蹟。

   此外,金門的宗族文化更是一項慎終追遠的具體表現。這不僅僅只是一項儀式或是一棟建築而已,如此古老而傳統的文化落實在現代金門民眾的日常生活裡,與其說金門人愛拜拜,不如說這是因為過去的封閉性讓金門的居民保有了最傳統與古樸的中華文化。

   不過,隨著開放之後,居民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覺起了變化。抱怨拜拜太多、繁文縟俗擾人的聲音亦日漸增加,而因應環保而建議少燒些金紙的聲浪也此起彼落,這現代與傳統之間的爭鬥有日趨白熱化的情形。而所謂文化不正是居民的整體表現結果,其隨著時代與物質環境的變遷亦必然之。確實傳統文化之中,哪些不合時宜?哪些部分深富意涵,且亟需保留?筆者相信,這顯然會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議題。

   筆者相信「鬼月」是基於中國人對於死者的憐憫之心所演繹而來的,而「中元節」即佛教的「盂蘭盆節」,更是大仁的表徵。但這樣的仁愛之心,是否能真的落實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呢?對祖先的崇敬與對神祇、天地的敬畏,又能否展現在居民對土地與環境的慈愛呢?鬼月,所述之鬼怪,無非是古人希望透過恐懼感,達到化民以德的手段。無論是哪個宗教信仰,最終的目的無非是要救人脫離苦海,而生活的苦莫不是源自人心的自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烈嶼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