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仙山--東門嶼
東門嶼被譽為海上仙山。它位於銅山古城東門對面二公裡遠的海面上,故稱東門嶼,又因島上有文峰塔,又名塔嶼。它同廈門的鼓浪嶼,溫州的江心嶼和臺灣的蘭嶼,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嶼。
東門嶼面積近1平方公裡,是一個近似“土”字形的島嶼,島嶼的大小及形狀和大膽頗為相像。目前島上除東明寺的和尚之外並無居民。最高處文峰塔91.3米。東門嶼之所以被稱海上仙山,是因為它彙集了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之美。
東山島碼頭
東門嶼碼頭(來回船票人民幣50元,島上景區均不收費)
東門嶼南段,是景區的主要區段,這裡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巧妙地結合起來,並達到天衣無縫的地步;中段是連接南段和北段的紐帶,是一段長約200米的條形沙帶,其東西兩邊都是瀕海沙灘,中間部分是南北走向的林帶。東邊的沙灘叫“北澳尾”,西邊的沙灘叫“大澳底”。造物主有意在這怪石嶙峋的海崖間創造這舒坦的芳草長堤,使之與怪石相益得彰。倘若踫上好天氣,在這芳草長堤上觀日出,那是再好不過了;北段是一片末開垠的處女地。這裡的許多地方,是帶有原始的、野性的海浪、礁石、綠樹。在西南地方,有一個幾乎是浮在海面,又匍匐於低矮小山的寺廟。
東門嶼的南端
東門嶼港口
東門嶼溪西側“大澳底”海灣
文昌閣上鳥瞰東門嶼南端
島嶼南端的東明寺
島嶼四周,礁石嶙峋,石舫、釣魚翁、魚池、鯉魚石、石龜、黃眉石、鏡臺、鷹嘴岩......唯妙維肖,千姿百態。島上有明代建造的文峰塔、明朝大學士著名書法家黃道周少年時代的讀書處---雲山石室,鷹石洞。有重新修茸的典雅別致的古剎“東明寺”“文昌閣”......
大地母親-生命之源
島上芳草萋萋,綠樹森森,郁郁蔥蔥。登上觀海閣,遙望大海,煙波浩渺,波光 ,漁帆點點,海鷗對對,恍如置身於蓬萊島。
鷹石洞
高山仰止
明朝大學士著名書法家黃道周少年時代的讀書處---雲山石室
這塊石頭有個名字——壁虎戲象。說是壁虎爬在大象的背上和大象說了一句悄悄話。
鱷魚石
鷹嘴巖也是東山人說的齋石,是黃道園讀書休息之地。
文峰塔,它是該海域航行的的重要標誌。為明嘉靖5年(1526年)由福建巡海道蔡潮所建。塔為八角形密檐式實心建築,共七層,由花岡岩砌成,塔高31.7米,座圍14米,從第二層起八面均有一幅浮雕,塔頂由兩個葫蘆狀石頭疊成。
沿著長約1,000米的海灣沙灘,就到位於嶼北「東明寺」。這座寺廟始建於宋朝,修建於明嘉靖5年(1526年),近幾年擴建,已形成了建築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的寺廟,每一處都與自然渾然一起,相互添輝。該寺廟的最大特色—全國海拔最低的寺廟,海拔只有60多厘米,距大海僅有1米多遠,幾乎與海平面持平了。
被稱為「羅漢泉」、「東門聖水」的古井。這水很清淡,目前寺裡80多號人全飲用這井水。據悉,明代鄭成功收復台灣之前,在附近的銅陵鎮九仙山水操台訓練水師。擔負攻打澎湖島任務的鄭成功步將洪旭帶兵駐紮在東門嶼,300多名水兵飲用水全靠這口井。後來,洪旭得勝回歸,將這口井改名叫「平湖泉」。1987年「東明寺」擴建時,才用磚塊砌為四角形的井牆。為紀念達摩祖師,將這口井改稱為「羅漢泉」。
?音泉
碧海泉
摩崖石刻
東門嶼上的摩崖石刻大多在嶼北東明寺附近
心
法音
回頭是岸
晨鐘
聖晾
問經
覺岸
佛
音潮海
枕潮
震海潮音
福海?無量
海東佛園
以下這些看不懂,還請高人指點
大肚和尚
清涼洞
在東門嶼主峰文峰塔東側約三四十米處的山坡岩石上,發現了七八處太陽紋岩畫,形成一處頗為壯觀的太陽紋岩畫群。岩畫的西側、北側、東北側和東側均巨岩林立,抬頭見石,東南側與南側則視野開闊,面對一望無際的大海。縱貫山頂的小徑經過岩畫北側,岩畫南側2米外為主峰的陡坡。岩畫的正前方(東)略偏北處有一塊巨石相對,岩畫與巨石之間相距3米,形成一塊約12平方米的平地。此外,岩畫的南側與東南側另有小面積平坦的岩面。
這些岩畫群可能是史前時代的遺跡,可能是南島語族的祖先留下來的一種崇拜太陽的岩刻痕跡,岩畫群像一個宗教聖地一樣,像一個比較集中的宗教活動區域。
留言列表